闵冢

盗发广陵冢,及扉开石枢。 中环走彻道,高阔可通车。 五尺铜铸人,执兵冠服朱。 壁石刻位号,列侍幽宫隅。 殿将将军属,侍郎常侍俱。 启棺见其尸,鬓斑颜未渝。 白璧十双藉,云母一尺铺。 黄金塞耳鼻,千岁不腐枯。 生为贵与富,死与人未殊。 后世逢暴祸,虽久将焉如。 尧舜及周孔,岂不固形躯。

译文:

有人盗掘了广陵的一座古墓,一直挖到墓门,打开了石制的棺柩。 墓中环绕着一条通道,又高又宽,甚至可以通行车辆。 里面有五尺高的铜铸人像,手持兵器,头戴冠帽,身着红色的衣服。 墓室墙壁上刻着人物的位号,他们排列着侍奉在幽深墓室的角落。 有殿将以及将军之类的从属,侍郎、常侍等官员的形象也都齐全。 盗墓者打开棺材见到了墓主人的尸体,他鬓发斑白但容颜还没有改变。 尸体下面垫着十双白璧,上面铺着一尺厚的云母。 用黄金塞住了耳鼻,据说这样可以千年不腐烂干枯。 这人活着的时候既富贵又显赫,可死后其实和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同。 后世遭遇了这样的暴祸,即使曾经埋葬得再长久又能怎样呢。 像尧、舜以及周公、孔子这样的圣贤,难道就能让自己的躯体永远保存吗?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