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会灵火

章圣皇帝兴三宫,三宫鼎峙何崇崇。 天圣七年六月尾,玉清始灾坛宇空。 于今二十有五载,上元后夜星轸中。 乃闻会灵五殿火,丹焰彻天明月红。 千楹万栋一夕尽,赤烟奔突西南风。 先时二日车驾幸,为民祈福输清衷。 大臣骄蹇不从祀,岳灵不歆为不恭。 若此示变犹影响,宜鉴陛下无惰容。 神非怒乙遂及甲,天意警圣不警凶。 不独洪水累尧德,尧仁未忍流驩共。

译文:

章圣皇帝兴建了三座宫殿,这三座宫殿像鼎的三足一样对峙着,是多么的高大雄伟啊。 天圣七年六月末的时候,玉清昭应宫遭遇火灾,宫殿庙宇都化为了一片空旷之地。 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年,在上元节过后的夜晚,星象处于轸宿之中。 这时听闻会灵宫的五座大殿起火了,那红色的火焰直冲向天空,把明月都映得发红。 成百上千的房屋在一个晚上就被烧光了,红色的浓烟在西南风的吹动下四处奔突。 在此之前两天,皇上亲自前往,怀着一片赤诚之心为百姓祈福。 然而大臣们傲慢无礼,不跟随皇上一起祭祀,山岳之神因此不享用祭品,这是一种不恭敬的表现。 像这样出现灾变就如同影子跟随物体、回声响应声音一样,是有其原因的,陛下应该以此为鉴,不能有懈怠的神情。 神灵并非是因为对乙发怒就牵连到甲,上天的旨意是在警示圣明的君主,而不是警示凶恶之人。 这就如同洪水虽然会连累尧帝的圣德,但尧帝心怀仁义,不忍心流放驩兜和共工。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