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教圆通堂

处中最灵智,人与天地参。 其间有佛老,曷又推为三。 共以圆通出,诚明自包含。 排楹压文础,焕采涂朱蓝。 而将罝吾儒,复欲笼彼聃。 二徒不自晓,恬若均笑谈。 越鸟不巢北,代马不嘶南。 固亦辨殊土,麟𬸦唯时堪。

译文:

人处于天地之间,是最为聪慧有智慧的,能够与天和地并列为三。 可在这当中,又有佛教和道教,为何又要把它们与儒教并称为三教呢? 这三教其实都能从圆通的境界中衍生出来,它们的真诚和明智本就相互包含。 寺庙道观的柱子排在那里,压着刻有花纹的石础,光彩夺目地涂着朱红和蓝色。 有人想要将我们儒家学说放置一边,又想把道家思想也一并掌控。 佛教和道教的信徒自己还不明白这情况,还安适地像平常一样谈笑。 南方的鸟不会在北方筑巢,北方的马不会向着南方嘶鸣。 本来就应该分辨出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文化土壤,麒麟和凤凰这样的祥瑞,只有在合适的时机才会出现。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