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正仲长官

汴渠溯复沿,自可见迟速。 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 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黄流半泥沙,势浅见蹙澳。 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 澹澹风雨寒,长汀嚎鴈鹜。 将投孤戍远,四顾危樯独。 强语慰妻孥,多虞頼僮仆。 到家秫已收,缀树橘始熟。 折腰无慙陶,怀遗焉媿陆。 我方羡子行,送望不移目。

译文:

你这次出行,沿着汴渠逆流而上又顺流而下,自然能看出行程的快慢。你来的时候船行缓慢,是因为装载着粮食;如今离去,只恨船行太快,却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有粮食的时候,就不用操心行程远近;可没有粮食,就连好好歇息都顾不上。现在秋霜浓重,万物都已枯萎,河溪里的水源减少,溪水都收缩到山谷之中。黄河的水流里一半都是泥沙,水势变浅,河道里出现了很多狭窄的水湾。 你那艘东归千里的船只,什么时候才能驶入清澈的河渎呢?江面上风雨凄寒,水波荡漾,长长的沙洲上,大雁和野鸭发出阵阵嚎叫。你即将投宿到偏远的孤戍,环顾四周,只有高高的船桅孤独地矗立着。 你只能强颜欢笑安慰妻子儿女,旅途中诸多令人担忧的事,只能依靠僮仆帮忙。等你回到家中,高粱应该已经收割完了,挂在树上的橘子也刚刚成熟。 你为官清廉,像陶渊明一样不折腰事权贵,不必有丝毫惭愧;又不像陆绩那样怀藏橘子以表孝心而让人觉得有亏欠。 我现在真是羡慕你这一趟归乡之行啊,目送着你离去,眼睛都舍不得移开。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