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浄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宋贾二公真

青槐夹驰道,方辔下麒麟。 朅来游绀宇,历玩同逡巡。 吴画与杨塑,在昔称绝伦。 深殿留旧迹,鲜逢真赏人。 一见如宿遇,举袂自拂尘。 金碧发光彩,物象生精神。 岁月虽已深,奇妙不愧新。 惊嗟岂无意,振播还有因。 乃知至精手,安得久晦堙。 二僧感识别,请以己艺陈。 或弹中散曲,或出丞相真。 览古仍获今,未枉停车轮。

译文:

青青的槐树夹立在宽阔的驰道两旁,我和原甫、邻几并辔来到了麒麟门前。我们来到这青紫色的佛寺游览,一同慢悠悠地细细观赏。吴道子的画作和杨惠之的雕塑,在从前就号称是无与伦比的。深深的佛殿里留存着他们的旧迹,可惜很少能遇到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我们一见到这些作品就好像和老朋友久别重逢,扬起衣袖亲自拂去上面的灰尘。画面和雕塑上的金彩碧色闪耀着光彩,所描绘塑造的物象都充满了精气神。虽然岁月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它们的奇妙之处丝毫不输给新作。我们惊叹感慨并非没有缘由,传播宣扬它们也是有道理的。由此可知技艺达到极致的高手之作,怎么能长久地被埋没呢。两位僧人感知到我们的独特鉴赏眼光,便主动展示自己的技艺。一位弹奏着嵇康的《广陵散》,另一位拿出为宋、贾二位大人画的肖像。我们既观赏了古代的佳作,又欣赏到当下的技艺,这次停车游览真是不枉此行啊。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