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华江南安抚

韩侯出持节,志在抚黔黎。 县官负弩迎,刺史跃马随。 千里宣德泽,煦如春风驰。 寒潮不起浪,怗怗威冯夷。 借问何致耳,试听将所为。 立车呼父老,劳以哀矜词。 我从大明宫,天子亲谕之。 忧汝岁屡凶,吏不恤汝疲。 已输又索籴,囷橐无孑遗。 此非陛下意,恐使汝辈疑。 疾苦汝告我,不惮为汝治。 父老必喜拜,如馁得饲麋。 我称此大是,一一无不宜。 南方二十州,欢声无幼耆。 壶浆拥大道,妇女闯短篱。 行闻江汉间,复有宣王诗。

译文:

韩侯(韩子华)奉命持着符节前往江南,他的志向在于安抚那里的百姓。 当地官员背着弓弩恭迎,刺史骑着马在后面紧紧相随。 他在千里的江南大地宣扬皇帝的恩泽,那温暖就如同春风疾驰而过。 就连寒冷的潮水都不再掀起波浪,仿佛水神冯夷也因他的威严而安静下来。 有人不禁要问,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且听他的所作所为。 他停车招呼当地的父老乡亲,用充满怜悯的话语慰问他们。 他说:“我从大明宫而来,是天子亲自嘱托我来的。 天子担忧你们连年遭遇灾荒,而官吏却不体恤你们的疲惫。 你们已经缴纳了赋税,还要被要求再买粮上缴,家中的仓库都被搜刮得一干二净。 这并非陛下的本意,恐怕会让你们产生误解。 你们的疾苦尽管告诉我,我不会害怕为你们解决。” 父老乡亲们必定会欢喜地跪拜,就像饥饿的人得到了食物。 我认为这做法非常正确,每一件事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江南的二十个州,无论年幼还是年老,都充满了欢呼声。 人们提着酒浆拥在大路上欢迎他,妇女们也纷纷从短篱间探出头来。 我仿佛已经听到,在江汉之间,又会流传起歌颂贤明官员的诗篇。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