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

朝廷久清明,贤相出贤牧。 贤牧又选贤,森森备官属。 是以邦政修,良农播嘉谷。 上无租赋逋,下有囷廪蓄。 往者河朔饥,奔送剧凫鹜。 富公镇青社,有来咸鞠育。 病者调药剂,起者饲𫗴粥。 老稚四十万,瘦骨生壮肉。 乡县将遣归,田园皆可复。 为之置长犂,为之置黄犊。 既完身上衣,又付橐中粟。 庭下再拜辞,望城皆感哭。 他人守一方,境内犹不足。 至今赵魏间,食饮常酹祝。 富公离山东,寇盗颇任触。 堂堂高平公,德业人所伏。 幙府得才谋,蝼蚁不劳扑。 上体忧勤心,扫灭得神速。 张侯三十余,莹若无玷玉。 八字分浓眉,纯漆点双目。 昨日奉辟书,气貌宁近俗。 言从必磊落,事果无出缩。 他时为书功,谁惜千毫秃。

译文:

在如今的朝廷,长时间政治清明,贤明的宰相选拔出了贤能的地方长官。而贤能的地方长官又会选拔贤才,让下属官员人才济济。正因如此,地方政务得以妥善治理,勤劳的农民能够播下优良的谷物种子。上面没有租税拖欠的情况,下面百姓的粮仓也有了积蓄。 过去河朔地区遭遇饥荒,灾民像野鸭和大雁一样纷纷奔逃。富弼大人镇守青州时,对前来的灾民都给予了悉心的养育。生病的人得到药物治疗,能起身的人有粥可吃。四十万老幼灾民,原本瘦弱的身体渐渐长出了健壮的肌肉。等到要让他们回到家乡时,田园都还可以恢复耕种。官府为他们购置了长犁,还送了小黄牛。既让他们有完整的衣服穿,又给他们口袋里装上了粮食。灾民们在庭下拜别,望着青州城都感动得哭泣。其他地方官员守着一方土地,连自己境内的事情都处理不好。直到现在,赵魏一带的百姓,在饮食时还常常洒酒祭祀、祝福富弼大人。 富弼大人离开山东后,寇盗活动开始猖獗。而堂堂的范仲淹大人,品德和功业令人信服。他的幕府里有众多有才能谋略的人,对付那些寇盗就像对付蝼蚁一样不费力气。他能体会到皇上忧心操劳的心意,剿灭寇盗行动迅速。 张讽你三十多岁,品质纯净得如同没有瑕疵的美玉。你浓眉八字分开,双眼像点上了纯漆一样明亮。昨天你接到了征召文书,那气质容貌一点也不流于世俗。你说话一定光明磊落,做事果断绝不退缩。将来为你书写功劳时,就算把无数的毛笔写秃了又有什么可惜的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