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裴如晦秋怀 依韵和裴如晦秋怀 6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梅尧臣 老叶已足蠹,风振犹在柯。 高高低低声,切切感我多。 不念四散飞,尖圆竞相磨。 当兹思再春,宛然同俟河。 莫惊衡山雁,莫问洞庭波。 徒闻汉武帝,独有横汾歌。 译文: 那些老叶子早就被虫子蛀蚀得千疮百孔了,可风一吹,它们还挂在树枝上摇摇欲坠。 叶子在风中发出高低错落的声响,那“沙沙”“簌簌”的声音,让我感慨万千。 我没去想这些叶子会四处飘散,它们形状各异,有尖的有圆的,仿佛在风中相互摩擦碰撞。 此时我想着这些叶子能再次迎来春天,可这就如同等待黄河水变清一样,是那么的不切实际。 不要去惊扰衡山的大雁,也别去询问洞庭湖水波的情况。 只听说当年汉武帝,在汾水上巡游时,曾写下那《秋风辞》这样的诗篇啊。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