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堤鶑

古堤多长榆,落荚鹅眼小。 其下迅黄流,其上鸣黄鸟。 安知舟中人,黑鬓日已少。 千里归大梁,玉笙闻䆗窕。 终朝不成曲,幽响在林表。 莫羡沙路行,金鞭驰袅袅。

译文:

古老的汴堤边种着许多高大的榆树,榆钱掉落下来,就像小小的鹅眼。堤下,黄河水汹涌奔腾、一泻而下;堤上,黄莺欢快地啼鸣。 那些乘船赶路的人哪里会想到,自己乌黑的鬓发正日渐稀少。他们要行千里路回到大梁城,在那里能听到玉笙吹奏出的婉转悠扬之音。 可一整天过去,这玉笙也吹不成完整的曲子,那清幽的声响仿佛飘到了树林的顶端。 可不要羡慕那些在沙路上骑马飞驰的人,他们手持金鞭,姿态轻盈潇洒。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