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永庆院

荒凉旧兰若,古屋两三重。 庭下已无柏,涧边唯有松。 石堦生薜荔,香座缺芙蓉。 化俗似禅衲,破来缝不缝。

译文:

曾经清幽的永庆院,如今一片荒凉。那陈旧的寺庙建筑,稀稀落落地只剩下两三重。 走进庭院,曾经那挺拔的柏树早已不见踪影,唯有山涧旁边的松树,依旧孤独地挺立着。 石头台阶上,薜荔这种蔓生植物肆意生长,仿佛给台阶铺上了一层绿毯。曾经供奉佛像、散发着香火气息的佛座,上面装饰的芙蓉造型都已残缺不全。 寺院里的僧人想要感化世俗,可他们自身的状况就如同那破旧的僧袍一样。僧袍破了,也只是任由它破着,不去缝补。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