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说万石亭也因为二百言以答愿当留咏

天地磨今古,贤愚为埃尘。 草树易变改,山川无故新。 眷言零陵守,白发驾朱轮。 间来问遗老,俯迹哀昔人。 昔人者谁欤,元和前放臣。 下上穷幽荒,憔悴楚水滨。 试观当时记,图写未必真。 最苦来黄溪,坐石数游鳞。 有鸟大如鹄,东向立不踆。 始买钴𬭁潭,鄠杜难计缗。 冉溪袁家洞,乱石多磷磷。 深里与沸白,若尽无穷津。 石渠连岩泓,菖蒲被其垠。 穷胜得其诡,众美谁齐均。 西涧石为底,岂无芹与苹。 涧崖如堂席,涧响如龙唇。 折竹扫陈叶,罗榻同众宾。 其言粲星斗,百岁犹比晨。 万石乃浅近,尚可资覆巾。 而况前所说,但恐烦镌珉。

译文:

天地运转,将古今的一切都不断地消磨,贤能之人和愚笨之人最终都化作了尘埃。草和树容易发生变化,山川却无所谓旧与新。 令人尊敬的零陵太守,虽已白发苍苍却仍乘坐着华丽的车子。他闲暇时去询问当地的老人,俯身追寻往昔之人的踪迹,为此而哀伤。 往昔之人是谁呢?是元和年间以前被贬谪的臣子柳宗元。他在荒僻幽深之地四处探寻,在楚水之滨变得憔悴不堪。试着看看他当时写下的记录,描绘的景象不一定完全真实。 他最苦的时候来到黄溪,坐在石头上数着游动的鱼儿。有一只像天鹅那么大的鸟,朝着东方站立着,一动不动。他开始买下钴𬭁潭,那花费就算是在鄠杜地区置地也难以计算要用多少钱。 冉溪的袁家洞,乱石嶙峋。潭水幽深,浪花翻白,仿佛有无尽的水流。石渠连着岩边的深潭,菖蒲生长在潭边。他探寻到了那些奇异的胜景,众多美景难以与之相媲美。 西涧以石头为底,怎么会没有水芹和浮萍呢?涧崖就像堂屋的席子一样平整,涧水的声响如同龙的嘴唇发出的声音。他折下竹子扫去陈旧的树叶,摆好榻与宾客们一同相聚。 他的文字如星辰般灿烂,即便过了百年,仍如新的一般。万石亭的景致比较平常,只够用来放置头巾。更何况前面所说的那些地方,只是担心镌刻石碑会太过麻烦。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