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过荆山

山邮虽禁火,岭树自生烟。 呜咽同归橹,悲哀欲问天。 泣亲非泣玉,流泪剧流泉。 春𫚖横刀脍,何心更食鲜。

译文:

在寒食节这天,我路过山中的驿站。按照习俗,驿站里是禁止生火的,可远处山岭上的树木,仿佛自然地升腾起袅袅烟雾。 那一同归来的船橹声,发出呜咽的声响,仿佛也在诉说着哀伤,我的内心满是悲戚,这哀伤之情简直要冲口而出,想要质问苍天为何如此不公。 我在这里哭泣,是因为思念逝去的亲人,而不是像卞和那样为了美玉而哭。我流淌的泪水,比那山间湍急的泉水还要多。 春天正是吃鲥鱼的好时候,本可以用刀将肥美的鲥鱼切成薄片大快朵颐,可我满心都是对亲人的哀思,哪里还有心思去品尝这新鲜的鱼肉啊。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