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懿得颍人惠糟鲌分饷并遗杨叔恬

头尾接清淮,淮鱼日登网。 吴莼芼羹美,楚糟增味爽。 云谁得嘉贶,曾靡独为享。 乃知不忘义,分遗及吾党。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颍水的头尾都与清澈的淮河相连,淮河里的鱼每天都会被渔民捕捞上网。 用吴地的莼菜来做羹汤十分美味,用楚地的糟来腌制鱼能增添爽口的味道。 要说是谁得到了这美好的馈赠,可他并没有独自享用这份美食。 由此可知他是个不忘情义的人,把这糟鲌分送了我们这些人。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