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民乐

岁晚场功毕,野老相经过。 有酒自斟酌,适意同笑歌。 大儿缉牛衣,小儿护鸡窠。 囷廪见余积,息戍靡负戈。 林间落熟果,屋里鸣寒梭。 会待朔雪时,狐兔生罝罗。 饫鲜持作腊,赠乏不言他。 是非了莫问,此理当何如。

译文:

年末,田间的农事都已完成,村里的老人们相互往来走动。大家聚在一起,有酒就自己随意地倒上一杯,尽情地喝着,心情舒畅,一同欢笑、唱歌。 大儿子正忙着编织给牛御寒的蓑衣,小儿子则认真地守护着鸡窝。从那高高的粮仓里能看到里面还有不少的余粮,边疆也没有战事,士兵们不用再扛着武器去打仗了。 树林里熟透的果子纷纷掉落,屋内织布机在寒冷中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等到北方下起大雪的时候,就可以在野外布置下捕兽的网,去捕捉狐兔。 把新鲜的猎物饱餐一顿后,剩下的做成腊肉。要是有谁家缺吃的,就慷慨地赠送,也不多说别的话。 至于那些是是非非,就不要再去追问了,这样的生活道理究竟如何,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吧。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