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叔进道堂夜话

海风驱云来,池雨打荷急。 虚堂开西窗,晚坐凉气入。 与公语平生,事不一毫及。 初探易之奥,大衍遗五十。 乾坤露根源,君臣排角立。 言史书星瑞,乱止由不戢。 巨恶参大美,微显岂相袭。 陈疏见公忠,曾无与朋执。 文章包元气,天地得嘘吸。 明吞日月光,峭古崖壁涩。 渊论发贤圣,暗溜闻鬼泣。 夜阑索酒巵,快意频举挹。 未竟天已白,左右如启蛰。

译文:

海上的风用力驱赶着云朵涌来,池塘里的雨急切地敲打着荷叶。 空荡荡的厅堂敞开着西窗,傍晚时分坐下,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和欧阳公(永叔是欧阳修的字)畅谈人生,却没有提及一件世俗琐事。 我们首先探讨《易经》的深奥道理,就像《易经》中“大衍之数五十”的奥秘一样。 从中探寻到乾坤二卦所蕴含的根源,明白君臣各安其位,就像排列整齐的角一样分明。 我们又谈到史书中记载的星象祥瑞之事,认识到祸乱若不及时制止就会滋生蔓延。 巨大的恶行和伟大的美德相互交织,事情的隐微和显著并非简单的沿袭关系。 欧阳修曾呈上的奏疏尽显他的公正忠诚,他行事从不结党营私。 他的文章蕴含着天地间的元气,仿佛让天地都有了呼吸。 文章的光芒能吞没日月,文风古朴峭拔,就像粗糙的崖壁一般。 他那些深刻的议论源自贤圣的智慧,犹如暗处的水流声,让鬼神听了都为之悲泣。 夜深了,我们要来了酒杯,畅快地频频举杯痛饮。 还没聊完,天色已经大亮,周围的人就像惊蛰后苏醒的昆虫一样开始活动起来。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