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归柴桑,家贫食不足。 当其勇去时,不待秫稻熟。 借问何以然,实耻暂屈辱。 公常为近臣,曾不辄媚曲。 一缘府舍灾,遂使还秩禄。 禄仕四十年,内乏釜钟粟。 归来托四邻,恓恓无片屋。 去就异前人,其义已介独。 譬之食嗟来,应自甘退缩。 当营负郭田,渐可事水竹。
勉致仕李秘监
译文:
陶渊明回到柴桑老家,家里贫穷粮食不够吃。当他毅然决然辞官离去的时候,都没等到自家种的高粱稻谷成熟。要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实际上是他耻于暂时忍受官场的屈辱。
您曾经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从来不随意谄媚奉承、委曲求全。只因为官署遭遇火灾这样一件事,就使得您交还官职和俸禄,告老还乡。您做官四十年,家中却连几釜几钟的粮食储备都没有。回到家乡只能依靠四邻,凄凄惨惨连一片遮风挡雨的屋子都没有。
您的去留和前人不同,您的道义和操守已经算得上独特。这就好比有人不肯吃那带有侮辱性施舍的食物,您自然是甘愿选择退隐。您应当经营一些近郊的田地,这样慢慢地就可以过上与水竹相伴的闲适生活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