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楚僧智普始与吴僧显忠来过今见二人诗进于旧矣

我初见子时,子作楚人语。 复与吴客来,音俱变齐鲁。 乃知久处益,薰莸可同举。 更当富于学,兹言聊以补。

译文:

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说着一口楚地的方言。后来你又和一位吴地的僧人一起来,你们的口音都变得像是齐鲁一带的腔调了。由此我才明白,长时间处在一个环境里会受到很大影响,就好像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久了也可能有相似的变化。你更应该多多丰富自己的学识,我这番话就算是对你的一点补充提醒吧。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