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兴王地,乘时已建都。 离宫万户寄,京邑四方模。 尹以名臣择,朝仍宿哲俞。 果资卿属重,将俾国人苏。 迎饯车交辙,奔驰士结途。 许嗟人惠夺,宋迟德恩敷。 日月天闱近,山河地势趋。 压城隋柳密,开苑汉池枯。 文物希前代,讴歌得大儒。 邹枚迹虽古,宾从岂今无。
资政王侍郎南京留守
译文: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中的“资政王侍郎”指王拱辰,“南京”指北宋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以下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这里是历经百代而兴盛王者的地方,顺应时势已然在此建都。
帝王出行所居的离宫有万户之多,京城成为四方的楷模典范。
应天府的长官是从名臣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朝廷也批准了这位贤德宿老的任命。
果然倚仗卿相这般重要的人物,将会使国人得到复苏和安定。
迎接和饯别的车辆来来往往,车辙交错,奔波的士人挤满了道路。
徐州人感叹这样的贤能官员被调离,宋州人盼望着他的德泽与恩惠能够早日广施。
此地离天子居住的宫殿很近,有日月般的光辉照耀,山河的地势也在此汇聚。
隋代栽种的柳树茂密地压着城墙,汉代开辟的园林池沼已经干涸。
这里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可与前代相媲美,能够有大儒在此赞颂。
邹阳、枚乘那样的贤才事迹虽然已经久远,但如今的宾客随从难道就没有能人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