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桐花十四韵

湛湛碧井水,其上有梧桐。 春随井气生,白花飞蒙蒙。 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结实待瑞羽,岁晚半枯空。 桐既无凤皇,井岂潜蛟龙。 乃知至神物,未易令人逢。 当时集颍川,偶值黄次公。 次公入为相,此鸟曷不从。 遂使神鹖雀,竟用奇怪穷。 我言非毁古,欲遵平直踪。 我愿二千石,但使德化隆。 有桐凤不来,于桐无愧容。 有凤政不举,于凤何为崇。 答君桐花篇,聊以发我衷。

译文:

那井水碧绿幽深,井口上方有棵梧桐树。 春天随着井中散发的气息一同到来,洁白的桐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如蒙蒙细雨。 清晨,桐树枝头的露珠如甘露般滴落,那甘甜的滋味融入了寒冷的泉水中。 桐树本是要结出果实等待祥瑞的凤凰来栖息的,可到了年末,树枝大半都已干枯,空空荡荡。 既然桐树上没有凤凰栖息,那井里又怎会潜藏着蛟龙呢? 由此可知,那些极其神奇的事物,不是轻易就能让人遇见的。 当年凤凰聚集在颍川,偶然遇到了黄霸(黄次公)。 黄霸入朝做了丞相,凤凰为什么不跟着他一起去呢? 这就使得那些像鹖雀这样被当作神鸟的,最终也因为这些奇怪的说法而让人困惑不已。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诋毁古人,只是想遵循正直平实的准则。 我希望那些地方长官,能够让道德教化兴盛起来。 有桐树却没有凤凰飞来,桐树也不会有羞愧的神色。 有凤凰出现但政治却没有得到治理,那又何必尊崇凤凰呢? 写下这首诗来回应你关于桐花的诗篇,姑且抒发一下我内心的想法。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