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图知江陵

捧诏出荆州,天心寄远忧。 行车践残雪,寒色犯轻裘。 祖𫐈山川阔,歌骊道路愁。 吏迎多越乘,兵卫粲吴钩。 地与蛮溪接,江通汉水流。 风宜橘林赋,俗尚竹枝讴。 樽俎思畴日,烟云感旧游。 终当劳侍从,宁久渚宫留。

译文:

王龙图捧着诏书离开荆州,这体现了天子对远方的忧虑和关切。 他乘车前行,车轮碾压着残雪,寒冷的气息侵袭着他轻薄的皮衣。 在郊外祭祀路神为他送别,山川显得如此辽阔;人们唱起《骊驹》之歌,路途的愁绪也随之蔓延开来。 当地官吏前来迎接,很多乘坐着越地风格的车辆;士兵们手持兵器守卫,那闪亮的吴钩整齐耀眼。 此地与少数民族聚居的溪流相接壤,江水与汉水相通而流淌。 这里的风物适合吟出如《橘林赋》般的辞章,民间还盛行着《竹枝词》这样的歌谣。 面对宴饮,他不禁回想起往昔的日子;看着眼前的烟云,又勾起了对旧游之地的感慨。 他终究会有机会在皇帝身边效力,怎么会长久地留在这江陵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