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

山木暮苍苍,风凄茆叶黄。 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 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铓。 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 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 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 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 麋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 满野设罝网,竞以充圆方。 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

译文:

傍晚时分,山林呈现出一片苍茫的景象,寒风凄冷,茅草的叶子也变得枯黄。有一只猛虎刚刚从洞穴中出来,就算是熊罴又怎敢与它对抗。 它摆动着尾巴,那尾巴就好似军中的大旗;磨着牙齿,那牙齿就像锋利的剑刃。它那威猛的气势足以吞下赤豹,雄健的威风能让大狼都胆战心惊。 这只猛虎不贪图狗和猪之类的小动物,也不会去窥探农家的篱笆和院墙。它就守在大路上吃人肉,获取食物的方式看似“光明正大”。 它觉得吃人既然是自己的本分,又怎么能算是不祥的事情呢?麋鹿难道就没有生命,它们同类之间被猎杀难道就不会伤心吗? 放眼望去,整个原野都布满了捕捉动物的网,人们竞相用捕获的动物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现在却想要我老虎不杀生,可我饥饿的肠胃又该如何忍受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