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水帘岩

春山时独往,榛秽旋芟𣃁。 飞泉蔽幽岩,杳蔼疏朝旭。 光垂白龙髯,鸣漱寒潭玉。 半壁生昼寒,阴草润秋绿。 穿藤出溪口,流沫萦山足。 莫遣吏人来,方歌白云曲。

译文:

在这春天里,我时常独自前往那山林之中。一路上,那些杂乱丛生的草木,很快就被我用工具砍除清理掉了。 眼前,飞流而下的泉水遮蔽了那幽深的山岩,在这一片朦胧的水汽中,早晨的阳光也显得稀疏而柔和。那垂下的泉水,宛如白龙的胡须般闪着光亮;泉水冲击着寒潭,发出清脆的声响,潭水如同美玉一般清澈。 山岩的半壁之处,即便在白天也透着丝丝寒意。生长在背阴处的草儿,在这湿润的环境里,到了秋天依旧绿意盎然。 我穿过藤蔓交织的地方,来到了溪水的出口。那流淌的溪水泛起的泡沫,环绕着山脚。 我心里想着,可千万别让那些官吏来到这里啊,我正想悠然自得地唱起那闲适的《白云曲》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