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五进士遗山水枕屏

妙画能成趣,谿山迥得君。 渔舟长映浦,岩树半藏云。 征雁无时没,横桥有处分。 数峰来枕席,曾不愧移文。

译文:

这幅精妙的画作充满了意趣,画中那清幽的溪谷与峻秀的山峦,仿佛是专门为你而呈现的绝妙景致。 画里那小小的渔舟,长久地倒映在水边的波光里,与粼粼的水色相互映衬;岸边陡峭山崖上生长的树木,有一半都隐藏在了缥缈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美感。 远处的征雁,在辽阔的天空中飞翔,似乎永远不会消失在视野之外,它们自由地翱翔,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生机;那横跨溪水的小桥,恰到好处地分布在画面里,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感觉。 这画中数座秀丽的山峰,仿佛就来到了你的枕席旁边,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这如画的山水之间。面对如此美妙的山水画卷,我就算长久地卧于枕旁欣赏,也不会像当年孔稚珪笔下的周颙那样,被人指责违背了隐居的诺言而感到羞愧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