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池

泠泠清水池,藻荇何参差。 美人留采掇,玉鲔自扬鬐。 波澜日已浅,龟鼈日复滋。 虾蟆纵跳梁,得以缘其涯。 竞此长科斗,凌乱满澄漪。 空有文字质,非无简策施。 僊鲤勿苦羡,宁将蠯蛤卑。 徒剖腹中书,悠悠谁尔知。 聊保性命理,远潜江海湄。 泚泚曷足道,任彼蛙黾为。

译文:

在那清清凉凉的水池里,水草随着水流摇曳,长得高低不齐。有美丽的女子来到这里,想要采摘池中的水草,池中的大鲔鱼却自在地扬起它的鱼鳍,畅游着。 随着时间推移,池里的水一天比一天浅了,可乌龟和鳖却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蛤蟆在池边肆意地蹦来蹦去,它们沿着池边跳来跳去,很是嚣张。 那些小蝌蚪也都竞相生长,在清澈的涟漪里杂乱地游动着。这水池就如同人一样,本有着文字般的内涵和价值,也并非没有经史典籍里所说的那种智慧和策略。 池中的鲤鱼啊,你也别总是羡慕那些在广阔水域的生活。不要因为生活在有蚌蛤的小水池里,就觉得自己身份卑微。就算你像传说中的仙鲤一样,腹中藏着书,可又有谁会真正了解你、懂得你的价值呢? 你不如暂且保全自己的性命,远离这里,到那江河湖海的岸边深处去潜藏起来。这浅浅的小水池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就任由那些青蛙和蛤蟆在这儿蹦跶吧。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