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希深昆仲游龙门香山晚泛伊川觞咏久之席上各赋古诗以极一时之娱

落日川上好,徘徊弄孤舟。 鸣桹进山口,清唱发渡头。 浅濑不可溯,停桡信中流。 山樽对苍翠,溪鸟自沉浮。 濯足破岚影,采菱临芳洲。 千龛晚烟寂,双壁红树秋。 细细石涧泉,摇摇波际楼。 澄潭若泻鉴,万象已盈眸。 康乐足清尚,惠连仍此游。 摘景固无遗,挥笔曾未休。 醉来同渊明,兴尽殊子猷。 归傍渔梁静,行看夜火幽。 露华初滴滴,夜吹何飕飕。 不犯严城漏,谁言怜近丘。

译文:

在秋日的傍晚,这山川景色美极了,我独自驾着小船,在河面上徘徊游荡,尽情享受着这美好时光。 用木桹敲击船舷,小船向着山口驶去,我放声高歌,歌声从渡头悠悠传扬。 前方浅滩水流湍急,无法逆流而上,于是我停下船桨,任小船在中流随意飘荡。 我坐在船上,面对着青山翠岭,举起酒杯畅饮,溪中的鸟儿自在地在水面上浮沉嬉戏。 我把脚伸进水里,打破了山间雾气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又靠近长满花草的小洲去采摘菱角。 众多佛龛在傍晚的烟雾中显得格外寂静,对峙如壁的山峦上,红叶在秋日里格外夺目。 石涧里的泉水细细流淌,水波中楼阁的倒影随着水波摇晃。 清澈的潭水就像一面倾泻而下的镜子,世间万物的美景都尽收眼底。 同行的友人如同谢康乐一样有着高雅的情趣,又如谢惠连一般才华横溢,此番同游实在是快事。 我们捕捉着每一处美景,一个细节都不曾遗漏,挥笔写诗也不曾停下。 喝醉之后,我们就像陶渊明那样洒脱自在,游兴满足,又不似王子猷那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却不进门。 回来的时候,我们靠近寂静的渔村,一路上看着远处幽暗的夜火。 露水刚刚开始一滴一滴地落下,夜晚的风声飕飕作响。 我们没有违反城门关闭的时间,谁说一定要留恋近处的山丘呢?这次出游实在是畅快至极啊。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