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 其二

草木遶篱盛,田园向郭斜。 去锄南山豆,归灌东园瓜。 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 前陂日已晚,聒聒竞鸣蛙。

译文:

在那宁静的乡村,房屋的篱笆四周,草木生长得极为茂盛,一片葱茏。那一片片田园顺着城郭的方向倾斜延伸,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农夫清晨扛着锄头,前往南山的豆田里去除草。在那片绿油油的豆苗间,他辛勤劳作,将杂草一一清除。等到夕阳西下,他又匆匆赶回,去灌溉东园里的瓜地。看着清澈的水滋润着瓜苗,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清澈的溪水泛着波光,映照出那座简陋的茅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轻柔的清风缓缓拂过,带来了阵阵稻花的清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村前的池塘边,太阳渐渐西沉,天色已晚。此时,青蛙们似乎约好了一样,竞相发出“聒聒”的鸣叫声,那声音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热闹的乡村夜曲,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也为这宁静的田园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