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师鲁治第伐樗

伊人利营构,思欲新其居。 匠筑经旧址,簷楹碍高樗。 且云忍不伐,何以成吾庐。 人言此树古,百怪所凭依。 独秉一定议,自将群俗违。 乃俾执柯者,丁丁霜刃挥。 歼殒条百尺,横朴株数围。 从兹朝夕间,不闻鸟雀喧。 既能考子室,而复高其门。 周也昔骋辩,得以不材论。 工今诚匪度,敬害安可存。 舟檝且非藉,薪爨聊用燔。 莫比沟中断,区区望牺樽。

译文:

有这么一个人热衷于营造房屋,心里想着要把自己的居所翻新一下。 工匠们在旧宅的地基上施工建设,屋檐和柱子的位置被一棵高大的臭椿树给挡住了。 这人就说,要是不忍心把这树砍了,那我的房子怎么建得起来呢。 有人就说,这棵树年代久远啦,各种妖魔鬼怪都依附在它上面呢。 但这人却坚持自己的想法,完全不顾众人的意见。 于是他就让拿斧头的人,叮叮当当挥动着锋利的斧头。 那百尺高的树枝纷纷被砍断,几人才能合抱的树干也横倒在地。 从这以后,白天黑夜都听不到鸟雀叽叽喳喳的喧闹声了。 这人既建成了新的居室,又把大门修得高高的。 从前庄子曾四处游说,提出了树木因不成材而得以保全的理论。 如今这工匠确实是不懂道理,怎么能让这碍事的树留存着呢。 这棵树既不能用来做船桨,就姑且把它当柴烧吧。 别把它比作那沟里的断木,还妄想能被做成祭祀用的牺樽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