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读书感怀

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 我坐蓬窗下,答以读书声。 悲哉白发翁,世事已饱更。 一身不自恤,忧国涕纵横。 永怀天宝末,李郭出治兵。 河北虽未下,要是复两京。 三千同德士,百万羽林营。 岁周一甲子,不见胡尘清。 贼酋实孱王,贼将非人英。 如何失此时,坐待奸雄生。 我死骨即朽,靑史亦无名。 此诗倘不作,丹心尚谁明。

译文:

在这寂静的春夜,那荒芜的树林里,一只枭鸟独自发出凄厉的啸叫,野外的河水中,鹅群也在嘈杂地鸣叫着。我独自坐在用蓬草编成窗户的屋子下面,用朗朗的读书声回应着这嘈杂的声响。 可叹啊,我这白发苍苍的老头,这世间的种种事情都已经经历得够多了。我甚至顾不上怜惜自己这一身衰老之躯,满心忧虑着国家的命运,泪水止不住地纵横流淌。 我一直怀念着天宝末年的时候,那时有李光弼和郭子仪这样的良将出来统领军队。虽然河北地区还没有完全收复,但他们最终还是收复了长安和洛阳这两座京城。那时有三千志同道合的将士,还有百万的羽林军。 然而,时光已经过去了一个甲子,如今却仍然看不到胡人的烟尘被清扫干净。那些贼人的首领实际上是懦弱无能的昏君,贼人的将领也并非英雄豪杰。为什么会错过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眼睁睁地等着那些奸雄不断出现呢? 我知道自己死后尸骨很快就会腐朽,在青史上也不会留下什么名声。但如果我不写下这首诗,我这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又有谁能明白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