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篇

有客劝除草,草去眼中浄。 梵志反著袜,一国皆通病。 颊上著三毛,精神乃殊胜。 微云点太虚,不碍天宇莹。 芳草有佳色,难与俗士订。 曾著骚人经,屡勤才子咏。 因依仲蔚门,缭绕渊明迳。 不入膏粱观,唯契山林性。 吾家北窗下,旷土勿畦町。 花草随意生,红绿同一盛。 晨露共明蠲,夕烟相掩映。 既傍竹阴清,又连苔色静。 微薰入衣屦,余润侵筑磬。 终日坐其间,心清神气定。 诗酒颇相关,世事不足听。 从渠笑吾痴,此意未易竟。

译文:

有客人劝我除掉杂草,说草除掉了,眼睛看着才干净。但这就像梵志反穿袜子一样,是一种普遍的错误观念。 就如同裴楷脸颊上长着三根毛,反而更增添了他的精神气质;微微的云朵点缀在天空,并不妨碍天空的澄澈明亮。 那些芳草有着美好的色泽,这其中的妙处很难与世俗之人说清楚。它们曾被屈原写进《离骚》等经典篇章,还常常受到才子们的吟咏。 它们生长在张仲蔚的门前,环绕在陶渊明的小径旁。它们不入富贵人家的法眼,只与喜爱山林的人相互契合。 我家北窗之下,那片空旷的土地不必划分成整齐的田畦。让花草随意地生长,红的绿的一同茂盛起来。 清晨的露水让它们更加清新洁净,傍晚的烟雾与它们相互映衬。它们既挨着清幽的竹荫,又连着宁静的苔色。 花草微微散发的香气钻进我的衣鞋,它们的润泽之气也浸润着石磬。 我整日坐在这花草之间,内心清净,神气安定。吟诗饮酒与这花草息息相关,世间的琐事根本不值得去听闻。 随他们笑我痴傻吧,我对这花草的这份心意,实在难以说尽啊。
关于作者
宋代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