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不瑞麟,周公旅命禾。 两圣本一道,胡为有殊差。 麟固首四灵,可贺亦可嗟。 或云一角兽,莫能辨真讹。 鹖雀奏天子,朱鴈兴乐歌。 文士颂连理,野夫献嘉瓜。 羽毛草木异,皆物之精华。 于事竟无补,徒然务矜夸。 食乃民之天,有一皆可嘉。 君不见丰年乐岁人鼓腹,凶年死人如乱麻。 以此较得失,周孔道不颇。 桐庐陈使君,理道蠲烦苛。 蛊敝既振饬,刑罚从宽科。 民生乐其业,自足致时和。 有农献嘉粟,累累来山阿。 数穗至八九,纷然一何多。 图状竞传玩,志牒争编摩。 使君政将成,为祥理则那。 促归不待满,合上金銮坡。 嘉禾阙补亡,精笔非君何。
赋桐庐陈守瑞粟图
译文:
孔子不认为麒麟出现是祥瑞之兆,周公却祭告上天说有奇异的禾苗出现。这两位圣人本质遵循的是同样的道理,为何会有不同的态度呢?
麒麟固然是四灵之首,它的出现既值得庆贺却也让人叹息。有人说它是一角兽,但没人能分辨这说法的真假。过去有人将鹖雀进献给天子,还有人因朱雁出现而创作喜乐的歌曲。文人赞颂连理枝,山野之人献上奇异的瓜。这些羽毛、草木呈现出的异常现象,都是事物中的精华。但它们对于实际事务终究没有什么补益,只不过是白白地追求夸耀罢了。
粮食是百姓生存的根本,只要有一点与粮食相关的好事都值得称赞。你没看到吗?丰收的年景里人们吃饱喝足,而灾荒之年死人多得像乱麻一样。用这个来比较得失,周公和孔子的道理并没有偏差。
桐庐的陈太守,治理之道在于去除繁杂苛刻的政令。将积久的弊病整顿治理好,刑罚也采用宽松的标准。百姓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自然能使时节和顺。有农民献上优良的粟米,一捆捆地从山间送来。有的粟米一茎能长到八九穗,数量多得让人惊叹。这些粟米的图样争相传看把玩,相关的记录也争着被编纂整理。
陈太守的政绩即将圆满,出现这样的祥瑞之兆也是合理的。朝廷应该早早将他召回,让他到金銮坡任职。《诗经·嘉禾》篇有缺失需要补全,除了您这样的贤才,还有谁能胜任这精妙的文笔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