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国器归宣城

吾不送君以南浦伤离之曲,吾不送君以渭城惜别之觞。 君今跨马行远陌,陌上槐花日已黄。 槐花黄时举子忙,君心应逐白云翔。 君来桃李春未晚,喜君幽韵如兰芳。 东风披拂香满路,君不即人人岂忘。 澄江静练楚天长,叠嶂高楼秋月凉。 使君高会罗红粧,樽前醉客第王杨。 明年上国富春光,风帘烟柳沙河塘。 集英班退马蹄疾,都人争看绿衣郎。

译文:

我不会用那在南浦送别友人时伤感离别的曲子来送你,也不会用像王维在渭城为友人饯别时那样的美酒为你践行。 如今你骑着马踏上那遥远的道路,路边槐树上的花儿已经泛黄。 槐花变黄的时候,正是举子们忙碌备考的时节,你的心想必也像那自由的白云一样,向着远方飞翔。 你刚来的时候,桃李盛开,春天还不算晚,我欣喜于你有着如兰花般清幽的气韵。 东风轻轻吹拂,一路上都弥漫着芬芳,就算你不主动去结识他人,人们又怎么会忘记你呢。 清澈的江水如同洁白的绸缎,楚地的天空辽阔悠远,层层叠叠的山峦环绕着高楼,秋夜的月亮透着丝丝凉意。 地方长官举办盛大的宴会,身边环绕着盛装的美人,宴席前那些醉态可掬的宾客,都是如王杨般的才俊。 明年京城将会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微风轻拂着窗帘,如烟的柳丝飘荡在沙河塘畔。 在集英殿朝会结束后,你骑着马疾驰而去,京城的百姓都会争着去看你这位身着绿袍的新科才郎。
关于作者
宋代吴儆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