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隠君

仁田义鉏德其种,晚岁坐看苗幪幪。 先生一去不可识,但喜郎君实麟凤。 一线微言惊道丧,九鼎斯文頼君重。 圣门涛澜无畔岸,我尝操舟怯奔涌。 中流夺魄不敢进,乱流而济渠甚勇。 射鼷强弩勿妄发,弹雀明珠戒轻用。 峩冠进之白玉堂,天高会借长风送。 细寻耒耨竟谁力,铚艾犹传挂丘垅。 朝来示我幽宫刻,再拜整冠辄成诵。 乃知先生一世士,学如荀扬文屈宋。 四边海宴中国尊,已叹铜驼没荒茸。 转头饮马长城下,共指先几世争竦。 竟不一官止韦布,大泽深丘老梁栋。 岷江滥觞固未快,末流与海争澒洞。 我闻天穷不再世,卜以郎君言必中。 九京幽幽复何憾,一杯径往浇余痛。 薤歌呜咽不成声,但觉风干云亦冻。

译文:

王隐君一生以仁义为田,用道德当作种子去耕种,到了晚年就看着自己的善德如同那茁壮生长、枝叶茂盛的禾苗。 先生离世后,他的音容笑貌已渐渐模糊难以真切忆起,但令人欣喜的是他的儿子是如麒麟、凤凰般杰出的人才。 当世间道德沦丧、圣学微言即将断绝之时,先生凭借一己之力,让斯文(文化、学问)如同九鼎般重新有了分量。 圣人之道犹如波涛汹涌、无边无际的大海,我曾经驾着小船想要去探寻,却害怕那奔腾汹涌的浪涛。 船行到水流湍急的中间,我被吓得失魂落魄,不敢再继续向前。而先生却如同能在急流中奋勇渡河的勇士,有着非凡的勇气。 就像用强弩射小老鼠不要随意发射,用明珠弹麻雀要警惕不可轻易浪费,先生总是珍惜自身才华,不轻易显露。 我相信先生的儿子一定会头戴高冠,进入那华丽的朝堂,上天会借长风送他青云直上。 仔细回想先生一生的耕耘,究竟是谁助力他有如此成就呢?他虽已逝去,但他的品德和功绩还像收割庄稼后挂在田埂上的禾束一样被人们传颂。 早晨您拿给我先生的墓志铭刻文,我恭敬地整理好帽子,拜了两拜后很快就诵读完了。 由此我才知道先生是当世的杰出之士,学问如同荀子、扬雄般渊博,文章如同屈原、宋玉般精彩。 当天下太平、国家尊贵之时,先生就已经叹息世事变迁,就像铜驼会埋没在荒草之中。 转眼间,战火蔓延到长城脚下,大家这才都佩服先生能预先洞察世事。 可先生一生却连一个官职都没有得到,始终是平民百姓,就像栋梁之材终老在深山大泽里。 岷江源头的水流虽小不能畅快奔腾,但到了下游却能与大海一样波涛汹涌。 我听说上天不会让一个家族长久地穷困,我预测先生儿子未来一定会有所成就,我的话必定会应验。 先生在九泉之下也不必再有遗憾了,我端起一杯酒,径直前往祭奠,以浇灭我心中的悲痛。 送葬的薤露歌悲咽得让人难以听清歌词,只觉得风好像都被冻结了,云也仿佛凝固不动。
关于作者
宋代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