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生何年,人犹记此日。 香火缁俗会,风雨神鬼集。 我来恰秋深,迥迥原野阔。 群山势愈壮,老木气不折。 拄筇踏危磴,小憩马与仆。 屡休才及门,到寺已曛黑。 车从如沸羹,无地可插脚。 阇黎揖客坐,意象颇猝猝。 弛担得禅房,持钵叩香积。 倒床不复醒,梦与仙梵接。 明朝没阶趋,燎香望玉色。 丐福吾未能,修敬敢不肃。 是身如芭蕉,危脆不坚实。 绿发俄素丝,赭颜倏枯腊。 百年已长久,大抵俱化易。 稽首不动尊,向来何证得。 衲衣坐蒙头,万古一交睫。 傥非定慧力,枯骨已瓦砾。 物物具兹妙,抱宝诉空乏。 伐柯则不远,内照无别法。 一钵寄空岩,定当掷此帻。
游无为寺
译文:
引导我们修行的高僧是哪一年来到这里的呀,人们至今还记得这个日子。寺庙里香烟袅袅,僧人和俗众都汇聚在一起,仿佛无论风雨天气,神鬼也会聚集于此。
我来到这里时恰好是深秋时节,放眼望去,原野格外空旷辽阔。周围群山的气势越发雄伟壮观,古老的树木依旧生机勃勃,毫无颓败之气。
我拄着竹杖,艰难地踏着陡峭的石级向上攀登,还时不时让马匹和仆人停下来稍作休息。多次停歇后才终于到达寺庙门口,此时天色已经昏暗下来。
随从的车辆和人群就像沸腾的热汤一样喧闹拥挤,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找不到。寺庙里的僧人匆忙地作揖请客人坐下,神情显得十分仓促。
我放下行李,终于在禅房安顿下来,然后拿着钵盂去厨房讨来食物。躺在床上后就沉沉睡去,梦里仿佛与仙乐梵音相接。
第二天清晨,我快步走到台阶前,点燃香火,虔诚地瞻仰佛像的尊容。我不敢奢求能得到福气庇佑,但表达敬意时哪敢有丝毫懈怠。
人的身体就如同芭蕉一样,脆弱而不坚实。乌黑的头发转眼间就变成了白发,红润的容颜很快就变得如干肉一般憔悴。
百年的时光看似漫长,可大多数事物都会发生变化。我向那永恒不动的佛尊叩头礼拜,思索着过去到底证得了什么。
那些身披衲衣、蒙头静坐的僧人,仿佛历经万古也只是一瞬。倘若没有定力和智慧的力量,恐怕早已化作枯骨和瓦砾。
世间万物其实都蕴含着这样的奇妙道理,可人们却抱着珍宝还诉说自己的匮乏。获取方法的途径并不遥远,自我内省就是最好的办法。
我真想把钵盂寄托在这空寂的山岩之中,然后毅然抛弃世俗的官帽,一心修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