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芜湖多阻风是日早次鴈汊风顺亟驾帆以行既而稍驶落帆之半晚次雷口舟人以贪风曛暮不得泊几危

九牛可倒曳,兼旬逆风里。 老来砚笔衰,文思每如此。 篙儿疲晚牵,赤日汗流趾。 峻阪有疾圆,秃羽无纵矢。 朝来日初亮,旗脚忽西指。 竖帆沸群呼,劈浪轻一苇。 路经百家村,鸡豚不敢市。 有客访江浒,疾谈幸其起。 过目不留瞬,倏忽洲渚异。 一日三日程,长年抃而喜。 敏者贵乘便,拙者拱以竢。 齐人诮轲迂,秦亦毒鞅驶。 吾尝为此论,谁肯味无味。 使帆勿尽风,如食勿尽美。 君看赤手人,重负亦俱至。

译文:

这是一首古风长诗,结合题目内容和全诗,翻译如下: 自从离开芜湖后,多次遇到逆风阻挡行船,这天早上船抵达鴈汊,风向转为顺风,于是赶紧升起船帆前行。之后船速渐渐快起来,便降下一半船帆。傍晚船到雷口,船夫因为贪图顺风行驶,到天色昏暗还没能找到地方停泊,几乎遭遇危险。 九头牛的力气可以把东西倒着拉走,可我这船已经在逆风里航行了二十来天。我年纪大了,舞文弄墨的本事也衰退了,我的文思就像这逆风行船一样不畅。撑船的小伙儿傍晚还在疲惫地拉着船,烈日下汗水都流到了脚趾头。就好像在陡峭的山坡上,很难让东西快速滚动,又好似秃了羽毛的箭没法射得远。 早上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船帆的旗角忽然指向了西边,这意味着顺风来了。大家齐声欢呼着升起船帆,船就像一片轻盈的芦苇叶一样劈开波浪快速前行。路过一个有上百户人家的村子,因为行程紧,连买些鸡肉、猪肉的时间都没有。有客人在江边探访,我匆匆跟他交谈几句,庆幸他能起身和我聊上一会儿。船行得飞快,眼前的景物一闪而过,转眼间江中的沙洲和小洲就完全变了样。一天就走完了原本三天的路程,经验丰富的船夫高兴得直拍手。 聪明的人贵在能抓住时机,笨拙的人只会拱手等待时机过去。当年齐国人讥笑孟子的学说迂腐不切实际,秦国的贵族也痛恨商鞅变法推行得太急切。我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可谁又愿意去品味这看似平淡却有深意的道理呢?行船时不要把风都用完,就像吃东西不要把美味都吃光。你看那些空手轻松前行的人,到最后也会有沉重的负担降临到身上。
关于作者
宋代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