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政更新诏书正告讦之罪因得小诗十首 其六

献可争先诋荆国,莹中居首论莆阳。 十年言路皆支党,前无一语讥安昌。

译文:

这首诗里涉及到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下面是较为通顺的现代汉语翻译: 在进献良策的浪潮中,有人争先恐后地诋毁荆国公王安石。而在议论抨击的人里,曾布(莹中)带头批判来自莆阳的蔡京。过去这十年间,言官谏议之路上都是这些人的党羽。可他们在这期间,却没有一句话去讥讽批判安昌侯张禹这样的人物。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荆国”一般指王安石,他被封为荆国公;“莹中”是曾布的表字;“莆阳”指蔡京,他是福建莆田人;“安昌”一般指西汉安昌侯张禹,他是个曲意逢迎、贪图富贵的人,在诗中可能用来指代像他那样行为的人 。
关于作者
宋代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