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 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之张紫微。 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 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 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 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 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 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鲁公堂
译文:
鲁公(颜真卿)的气节可不仅仅体现在慷慨赴死上,那是谁为他书写碑文呢?是子曾子(可能是为鲁公碑撰文之人)。鲁公的品德世人尚未完全了解,那是谁为他修建纪念堂呢?是张紫微(可能是一位对鲁公心怀敬仰并建堂纪念之人)。
从鲁公任职此地之后已经过去了五百年,如今登上这纪念堂,思念起鲁公,感觉他就好像还在这里一样。江南大地上,鲁公留下的墨宝处处流传,鲁公啊,已经仙去化作那麻姑仙了。
我与友人一同举杯,借这清风明月来畅饮,只见那如碧玉般的云朵下,池中的莲花正绽放。张紫微如今声名远扬,堪称天下第一,不久之后就应该会回到朝廷中枢任职了。
张紫微谈笑之间就能让千里之地没有战争的纷扰,使得临川的草木都仿佛沐浴在春风之中。
等到多年以后,路边的孩子们说起往事,或许就不再思念鲁公,而是思念张公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