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云送儿女至昭亭见寄

岩岩昭亭山,度岁一再行。 吾亲在其下,有路如砥平。 风物岁时佳,岂问楚与荆。 胡为不得往,使我涕泗横。 出身备王官,敢自颓家声。 圣皇察庶狱,小大必以情。 哀矜且勿喜,死当使之生。 念昔栖闽陬,孤童共营营。 菽水曾几何,青紫望一经。 弟兄亦云幸,假节仍专城。 别离乃频有,仆奴费邀迎。 安仁赋闲居,要自贤西征。 板舆日欢侍,儿女森在庭。 岂比隔山岳,空书问安宁。 薄田可负郭,不归定谁令。 壮士志中原,边尘暗幽并。 拟蹑冒顿居,端谋渭南耕。 书生复何事,三入老承明。 应知当馈叹,廊庙资扶倾。 忍作寒蝉喑,愿为威凤鸣。

译文:

那巍峨耸立的昭亭山啊,我一年也就去上那么一两次。我的父母就住在那山下,去往那里的路平坦得如同磨刀石一般。 那里一年四季的风景和物候都十分美好,哪里还管它是楚地还是荆地呢。可我为什么却不能前往看望父母,让我眼泪纵横。 我出来担任朝廷的官职,怎敢自己败坏家族的声誉。圣明的皇帝审理各种案件,无论大小都依据实情。对待案件要心怀怜悯而不要沾沾自喜,要尽量让可能被处死的人活下来。 回想起过去我在福建一隅居住的时候,和年幼的孩子一起忙碌营生。吃点粗茶淡饭又算得了什么,只希望孩子们能通过研读经书取得功名。 如今我和弟兄们也算幸运,有人持节出巡,有人做了一城的长官。可却频繁面临别离,还得麻烦仆人去迎来送往。 潘安仁写《闲居赋》,他比起写《西征赋》时要有见识得多。他能每日陪着坐在板舆上的父母欢乐相伴,儿女们围在庭院里。哪像我和父母隔着山岳,只能空空地写信询问他们是否安宁。 我在城郭附近还有些薄田,如果不回去,又是谁在阻拦我呢? 壮士的志向是收复中原,如今边疆的战火已经遮蔽了幽、并二州。我打算追随冒顿单于那样的英雄去建功立业,也想着能在渭南像诸葛亮一样屯田耕种。 我一个书生又能做些什么呢,多次进入承明殿却已渐渐老去。 我应该知道皇帝在吃饭时都会发出感叹,朝廷需要有人来扶持危局。我怎忍心像寒蝉一样沉默不语,我愿意像威风的凤凰一样振翅长鸣。
关于作者
宋代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