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韵送胡丈归建安

先生高卧武夷巅,一旦趋朝岂偶然。 报国自期如皦日,归田曾不待来年。 怀铅共叹杨雄老,鞭马今输祖逖先。 册府风流久寥落,送行始复有诗篇。

译文:

先生平日里高枕安卧在武夷山顶,有一天入朝为官,这可不是偶然的事。 先生报效国家,自己早就怀着像明亮太阳般赤诚的心志。而告老还乡时,更是毫不迟疑,不等到来年就付诸行动。 大家都像为晚年的杨雄叹息那样,感慨先生年纪渐长却仍为世事操劳。如今在追求抱负、积极进取这方面,我们都比不上像祖逖那样先行一步的先生。 国家藏书的册府中曾经那些文人雅士的风流韵事和美好传统,已经很久都没有了生气。这次为先生送行,才又有了这些饱含情谊的诗篇。
关于作者
宋代汪应辰

汪应辰(一一一八~一一七六),字圣锡,初名洋,登第时高宗为改今名。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授镇东军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九年,因反对议和,出通判建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奉祠,寓居常山,起通判袁州、静江府、广州。桧死,召为吏部郎官(同上书卷一七一),未几,出知婺州。二十九年,召除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权户部侍郎兼侍讲。三十二年,知福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一四)。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召除吏部尚书,寻兼侍读,因言事多与中贵不合,力求去。六年,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淳熙三年卒,年五十九。谥文定(《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九)。有《文定集》五十卷,已佚。明程敏政由内阁藏本摘辑为《汪文定公集》十三卷,有明嘉靖夏浚刊本。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文定集》二十四卷,其中诗一卷。《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汪应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夏浚刊本(简称嘉靖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