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吕舍人二首 其二

接物初无间,微言独得闻。 相期深造道,不为细论文。 自有高山仰,谁知半路分。 新阡疑可望,目断只愁云。

译文:

吕舍人待人接物时,始终毫无隔阂、真诚友善,我曾有幸独自聆听他精妙深刻的言论。 我们相互期许着能在求道的路上不断深入探索,而不只是拘泥于细枝末节地讨论文章。 他就像那巍峨高山,令人敬仰,谁能料到我们的情谊和共同追求的道路竟在中途戛然而止。 我仿佛能看到他新筑的墓地,极目远眺,却只看到满眼令人忧愁的云朵。
关于作者
宋代汪应辰

汪应辰(一一一八~一一七六),字圣锡,初名洋,登第时高宗为改今名。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授镇东军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九年,因反对议和,出通判建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奉祠,寓居常山,起通判袁州、静江府、广州。桧死,召为吏部郎官(同上书卷一七一),未几,出知婺州。二十九年,召除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权户部侍郎兼侍讲。三十二年,知福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一四)。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召除吏部尚书,寻兼侍读,因言事多与中贵不合,力求去。六年,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淳熙三年卒,年五十九。谥文定(《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九)。有《文定集》五十卷,已佚。明程敏政由内阁藏本摘辑为《汪文定公集》十三卷,有明嘉靖夏浚刊本。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文定集》二十四卷,其中诗一卷。《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汪应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夏浚刊本(简称嘉靖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