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美轩

巉然绝壑临招提,仰视疑欲干晴霓。 林峦献状还左右,烟云变相随高低。 少日登高不惮远,喘汗赪颜如夏畦。 却凭轩槛认行处,一览不待穷攀跻。 爱山愿作此轩客,饥火驱出仍东西。 青衫乌帽犯尘土,梦想春绿浮凫鹥。 归寻舟刻剑已往,扁榜仅能存旧题。 道人知我若有失,更附山房拂栱梯。 方欣胜观还昔时,忽讶妙语来磻溪。 茫茫六合有安宅,恍悟十年行路迷。 甘与山僧为逆旅,自使妇姑相勃谿。 暗明通壅悉还汝,无所还者吾其栖。 但慙屋上复加屋,空费囊中金褭蹄。

译文:

在险峻陡峭的深谷旁边有一座寺院,抬头仰望,那高耸的山峰仿佛要碰到晴朗天空中的霓虹。 周围的山林峰峦仿佛在向人展示它们的姿态,或在左边或在右边;烟云不断变幻着形状,随着地势高低而不同。 我年轻时登高从不害怕路途遥远,常常累得气喘吁吁、满脸通红,就像夏天在田地里劳作的农夫。 如今我靠着轩槛就能辨认出曾经攀登过的地方,不用再费力去攀爬就能将景色尽收眼底。 我喜爱这山中景色,真希望能成为这轩中的常客,可惜为生活所迫,还得四处奔波。 我身着青衫、头戴乌帽,在尘世的尘土中奔波,心里却常常梦想着春日里绿水之上野鸭和鸥鹭浮游的美景。 就像刻舟求剑的人,等回去找时剑已不在,如今这里只剩下旧日的匾额还留存着当年的题字。 寺院里的道人好像知道我心中有所失落,又陪着我来到山间的房舍,登上那拱形的楼梯。 我正为能像往昔一样欣赏到这胜景而欣喜,忽然惊讶地收到来自磻溪的绝妙诗句。 茫茫天地之间,何处才是我的安身之所呢?我恍然醒悟,自己这十年的人生道路就像迷失了方向。 我甘心和山僧一起住在这旅舍般的地方,却让家人之间产生了矛盾。 明暗、通畅与阻塞这些都交还给你们,没有什么可归还的地方,那我就栖息在这里吧。 只是惭愧这就如同在屋上再建屋一样,白白浪费了口袋里的钱财。
关于作者
宋代汪应辰

汪应辰(一一一八~一一七六),字圣锡,初名洋,登第时高宗为改今名。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授镇东军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九年,因反对议和,出通判建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奉祠,寓居常山,起通判袁州、静江府、广州。桧死,召为吏部郎官(同上书卷一七一),未几,出知婺州。二十九年,召除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权户部侍郎兼侍讲。三十二年,知福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一四)。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召除吏部尚书,寻兼侍读,因言事多与中贵不合,力求去。六年,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淳熙三年卒,年五十九。谥文定(《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九)。有《文定集》五十卷,已佚。明程敏政由内阁藏本摘辑为《汪文定公集》十三卷,有明嘉靖夏浚刊本。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文定集》二十四卷,其中诗一卷。《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汪应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夏浚刊本(简称嘉靖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