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族伯挽诗二首 其一

笑谈登月窟,转盼戛天池。 十载董狐笔,两州龚遂祠。 文章传古法,名姓畏人知。 忽作龙蛇梦,今无甲子疑。

译文:

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挽诗,下面为你将其翻译成较为通俗的现代话语: 回忆往昔,您谈笑间就如那勇探月窟之人,有着超凡的气概与才情;转眼间,您又如击水天池的蛟龙般,有非凡的作为与成就。 您手持如董狐般刚正不阿之笔,以正直严谨的态度从事着相关的工作长达十年之久。您曾在两个州任职,政绩斐然,百姓为您建立了如纪念龚遂那样的生祠,对您感恩戴德、敬仰有加。 您的文章传承着古代的优良文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您淡泊名利,即便有着卓越的声名,却不愿让太多人知晓,始终保持着低调谦逊的品格。 然而,忽然间听闻您离世的噩耗,就如同梦境一般让人难以接受。如今,已无需再去怀疑生死的轮回、岁月的流转,您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关于作者
宋代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