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无月感而作歌

天时相催日如流,今夕何夕云中秋。 不见佳月默有感,试走退笔书其由。 去年此时汝川客,一病缠绵真险厄。 贪生强乐寸心酸,与死为邻片纸隔。 破窗髣髴光朦胧,推枕起来呼小童。 问云月高今几尺,答以云生俄灭踪。 拥衾独坐谩空想,纵有桂华未能赏。 重城几许追欢娱,终宴无聊徒怅望。 而今一榻烟村中,稍喜时同事不同。 世味淡薄幽意足,元和咽漱真气充。 步屧出门舒逸兴,清风洒面衣襟冷。 暗雨淅沥作寒声,浓云黯黪无光影。 月兮月兮胡寡情,故向良时多不明。 无乃韬光不自满,故能养兔得长生。 我今解悟月深意,荣华咄嗟复凋悴。 归来塞窗仍闭门,众人昭昭我独昏。

译文:

时光就像流水一般,在不知不觉中匆匆流逝,也不知道今晚到底是何年何月的中秋佳节。 看不到那美好的月亮,我默默地有所感触,便拿起不太顺手的笔,写下心中所想的缘由。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客居在汝川,一场病缠绵不去,情况十分危急。为了求生,我强颜欢笑,内心却满是酸楚,感觉自己离死亡只有一纸之隔。 当时透过破窗户,月光朦胧,我推开枕头起身,呼唤小童。问他月亮现在有多高了,他回答说刚有云生起,月亮便没了踪影。 我裹着被子独自坐着,只能空自想象,就算有那如桂花般皎洁的月色,我也没办法欣赏。城中有不少人在寻欢作乐,可我参加完整个宴会,却觉得毫无趣味,只能徒然地惆怅张望。 如今我住在烟雾缭绕的乡村里,稍微感到欣慰的是时间相同但境遇却不一样了。世间的滋味淡薄了,我内心的幽情雅意却十分充足,我咽津调息,体内真气充盈。 我迈着步子出门,想要舒展一下兴致,清凉的风拂过脸庞,衣襟都被吹得冷冷的。暗暗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发出寒冷的声响,浓厚的云层一片昏暗,没有一点光亮。 月亮啊月亮,你为何如此寡情,总是在这美好的时刻隐去光芒。莫非你是收敛光芒,不自我满足,所以才能滋养月中玉兔,得以长久存在。 我现在领悟到了月亮的深意,世间的荣华富贵转眼间就会凋零衰败。我回到屋里,堵住窗户,关上房门,当众人都清醒明白的时候,我却宁愿独自守着这份“糊涂”。
关于作者
宋代邓深

邓深,字资道,一字绅伯,湘阴(今属湖南)人。高宗绍兴中进士。十七年(一一四七),以从政郎通判郴州(明万历《郴州志》卷二)。入为太府丞。二十七年,以轮对称旨,提举广西市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七)。三十年,知衡州(《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图经志》)。擢潼川路转运使。晚年居家,构轩曰大隐,因号大隐居士。有文集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大隐居士诗集》二卷。事见《永乐大典》邓字韵引《古罗志》(《四库全书·大隐居士诗集提要》引),《万姓统谱》卷一○九、《宋史翼》卷二一有传。 邓深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大隐居士诗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