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穴镇名山,神龙夙呵卫。 告成余此迹,天地相终始。 昔在绍兴中,吊古先君子。 探穴勇跻攀,慨叹不能已。 援笔赋会稽,兼述风土美。 趋庭童丱时,诵之能略记。 颇识寻幽趣,便有东游志。 道路阻且长,日月疾难恃。 此兴堕渺茫,转烛逾三纪。 两年寓临安,相隔才一水。 登览似可期,特未敢必耳。 今年正月末,乃不料行止。 云随渡江风,身著千岩里。 借问自何方,可访夏后氏。 或指高峰云,近在十五里。 是日天气清,好风濯衣袂。 兴来不假懒,偕行二三子。 犹子试上庠,邂逅亦能侍。 呼舟泛镜湖,肌肤扑空翠。 新荷点青钱,鱼行不相避。 水净无波涛,曾不逾时至。 舍棹叩仙扉,宫额赐龙瑞。 古道怪松引,重门老柏倚。 苔径稍深登,曲折穷幽邃。 巨石忽在眼,不与他石类。 势压千万山,魑魅敢睥睨。 人言为洞天,我忻识胜地。 当中生裂纹,旧传有深閟。 重玄锁关钥,莫测神灵意。 恋恋不能去,而有感于己。 平生喜搜访,幽山殆有契。 何以俛仰间,来游者三世。 先赋那敢攀,灵光诚自愧。 强裁五言诗,未能无习气。 诗成不须写,阿龟聊复识。
探禹穴
译文:
大禹的洞穴镇守着这座名山,神龙长久以来都在这里守护。大禹治水成功后留下了这处遗迹,它与天地一同长存。
往昔在绍兴年间,我的父亲前去凭吊古迹。他勇敢地攀登去探寻洞穴,感慨叹息之情难以停止。他拿起笔赋写会稽的诗篇,同时也描述了当地风土人情的美好。我在孩童时期聆听父亲教诲,诵读他的诗还能大致记住。
我很能体会探寻幽境的乐趣,于是便有了东游的志向。但道路艰险又漫长,时光飞逝难以倚仗。这份兴致渐渐变得渺茫,转眼间已过了三十多年。
这两年我寓居在临安,与那处地方仅仅隔了一条江水。登山游览似乎有了希望,但也不敢肯定一定能去。
今年正月末,我没想到真的踏上了行程。我如同云朵随着渡江的风,置身于千岩万壑之中。我打听自己身处何方,能否去寻访夏后氏的遗迹。有人指着高峰说,禹穴近在十五里之外。
那天天气清朗,微风轻拂着我的衣袖。兴致来了就顾不得慵懒,我和两三个友人一同前往。我的侄子正在太学读书,偶然间也能陪我一同前行。
我们招呼船只在镜湖泛舟,周围的青山翠色仿佛扑面而来。新生的荷叶像点缀着的青色铜钱,鱼儿游动也不躲避我们。湖水平静没有波涛,没过多久就到达了目的地。
我们舍船上岸,叩开了仙观的大门,那道观的匾额上题着“龙瑞”。古老的道路有怪松引领,重重的门扉旁有老柏相依。我们沿着长满青苔的小径慢慢攀登,曲折前行探寻幽深之处。
突然,一块巨石映入眼帘,它与其他石头截然不同。它的气势压过千万座山峦,连魑魅都不敢窥视。人们说这里是洞天福地,我欣喜地认识了这处胜地。
巨石中间有裂纹,旧传里面隐藏着深邃的奥秘。玄秘的地方被锁上了关钥,难以揣测神灵的心意。
我留恋不舍不想离去,也由此有感于自身。我平生喜欢四处搜寻探访,与幽山似乎有着一种默契。为何转眼间,来这里游览的已经是祖孙三代人了。我哪敢与父亲当年所写的诗相比,实在是对自己的才学感到惭愧。
我勉强创作了这首五言诗,终究还是没能摆脱写诗的旧习惯。诗写成了也不必书写,让阿龟简单地记录一下就好。
关于作者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