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金慎独斋

圣道不可穷,探取随己欲。 平生所受用,政可一言足。 子思著中庸,暗室戒慎独。 危微恐惧心,此念施已熟。 学从西洛来,标榜相品目。 袖手看屋梁,表表知鸿鹄。 谁知胸中尘,往往盈斗斛。 伋也而有知,宁不贻彼忸。 吴侯蚤作吏,未肯事边幅。 得妙自圣处,了不关世俗。 颇知幽隐中,日月所照烛。 不敢欺秋毫,高情洁冰玉。 愿言从君游,著鞭蹈前躅。

译文:

神圣的道理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能探索和汲取到的,取决于自己的追求和欲望。 人这一生真正能从中获得的益处,其实用一句话就足以概括。 子思撰写《中庸》,提醒人们在无人看见的暗处也要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和内心,时刻保持自律。 那种对细微、危险之事的警觉和敬畏之心,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已经变得十分纯熟。 学问从西洛那个地方流传开来,人们相互标榜品评。 有些人只是袖手旁观,一副清高模样,看起来志向远大如鸿鹄。 可谁能想到他们内心的杂念和贪欲,常常多得能装满斗斛。 如果子思泉下有知,难道不会为这些人感到羞愧吗? 吴侯很早就开始为官,但他从不注重外表的修饰。 他能从圣人之道中领悟到精妙之处,完全不受世俗观念的影响。 他深知即使是在隐蔽幽微之处,也如同被日月照耀一般,无所遁形。 所以他连最细微的事情都不敢欺骗隐瞒,高尚的情操如同冰清玉洁。 我真心希望能追随您一同学习,鞭策自己沿着您的足迹前行。
关于作者
宋代陈天麟

陈天麟(一一一六~一一七七),字季陵,宣城(今安徽宣州)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三十三(《绍兴十八年同年录》),调广德县主簿。二十六年,由太平州教授行国子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二)。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为太府寺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一六)。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迁吏部侍郎(同上书职官五一之二三)。二年,知襄阳府(同上书食货二一之七)。四年,知镇江府(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二一、食货五八之五)。九年,知婺州(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三一)。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知赣州(同上书职官七二之一三)。四年,卒。有《撄宁居士集》,已佚。事见《宛雅初编》卷一,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陈天麟诗,据《宛陵群英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