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 其一

高高轩楹日照东,扶桑柱植西昆仑。 上有明真紫霞客,厮征伯侨役羡门。 月驭叱前驱,风驷殿后奔。 灵衣披披溘晻霭,玉斧断断除烦冤。 虚皇下两耳,授以金简文。 相观峻极不容步,拟轶清气排重阍。 咽日诵黄庭,滴露抄韦编。 羊歧之亡罔象得,蛮触之角醯鸡天,临台一笑俱超然。

译文:

在那高高耸立的楼阁前,早晨的阳光从东方倾洒而来。这高台仿佛连接着天地,东边以扶桑树为支柱,西边直达昆仑山。 台上有那超凡脱俗、身着紫霞仙衣的明真仙人,他役使着仙人征伯侨和羡门高为他做事。 月亮驾车前行,仿佛在前面叱咤着开道;风儿驾着马车在后面奔腾殿后。仙人的灵衣随风飘动,在云雾中忽隐忽现。他手中拿着玉斧,果断地斩除世间的烦扰冤屈。 天上的天帝垂下两耳倾听,授予仙人写有神秘符文的金简。仙人站在高台之上,极目远眺那险峻至极之处,连脚步都难以挪动,仿佛要凭借着清灵之气冲破重重天门。 仙人吞咽着日光,诵读着道家经典《黄庭经》;用露水研墨,抄写着珍贵的古籍。 就像那迷失在歧路的羊群,只有“罔象”这种神奇的东西才能找到;又像那在蜗牛触角上争斗的蛮氏和触氏两个小国,如同生活在醋瓮里的蠓虫看待天空一样狭隘。而仙人站在高台上,微微一笑,对这些世俗的纷扰和狭隘的纷争都已超然物外。
关于作者
宋代吴沆

吴沆(一一一六~一一七二),字德远,号无莫居士,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六年(一一四六)曾献书于朝,因误书帝讳被黜。遂不仕,筑室环溪,著书以终。孝宗乾道八年卒,年五十七。私谥环溪居士文通先生。著有《环溪集》、《环溪诗话》等。事见《环溪诗话》。今录诗十四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