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道友说陈抟打睡警之

日当午,有巴鼻,莫似这汉打瞌睡。 精魄沉滞识神牵,堕入三途难出离。 我这里,不如是,眼若不睡诸梦除。 端然静坐没牵缠,纵横自在无萦系。 学道人,生惭愧,普庵万劫眼不闭。 鼻孔连天叫大哥,海纳细流通大意。 劝君修,休退志,坐断乾坤无别义。 一条脊骨炼纯刚,撑天拄地更无二。 这光明,全体是,充满山河崇富贵。 明月堂堂皎碧天,绝待灵明撒手去。 一事无心了便休,祖门一句普天取。 离相非空无别是,无声之乐响啾啾。

译文:

### 译文 到了中午时分,这里面可是有玄机门道的,可别像那陈抟一样打瞌睡。 一旦精魄沉滞,就会被识神所牵引,这样就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难以脱离苦海。 在我这里,可不是这样的。只要眼睛不闭上打瞌睡,各种虚幻的梦境自然就会消除。 端正安静地坐着,没有外界的牵累纠缠,无论怎么做都自由自在,没有任何的束缚。 学道的人啊,应该感到惭愧。普庵祖师历经万劫,眼睛都不曾闭上。 他的气势犹如鼻孔朝天,仿佛在叫着大哥般豪迈。他能像大海容纳细流一样,通达深刻的道理。 我劝你努力修行,千万不要退缩放弃。要在修行中坚定不移,这其中没有别的含义。 要把自己的意志锻炼得像一条纯刚的脊骨,顶天立地,别无二致。 这修行所达到的光明境界,是完整纯粹的,它充满了山河大地,是无比崇高富贵的。 就像明亮的月亮在晴朗的碧空中闪耀,它超越对待,灵明自在,达到这种境界就能潇洒放下一切。 心里没有一件事挂碍,修行之事就算有了结果。祖师法门的那一句真谛,能在普天之下被领悟。 要脱离表象却又并非空无,其实就是如此。那无声的妙乐,如同清脆的声响在回荡。
关于作者
宋代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