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参徒辨事

仲元亨老,慇懃圆浄。 此中大事,雪曲高歌。 骑白牛儿,漫空唱唱啰。 这家也舂米,那畔争打禾。 且道乘谁力,天真大老婆。 近日南方诸道友,斩钉截铁自降魔。 运水搬柴无不是,神通妙用显摩诃。 一人办力诸天供,一会修来争奈何。 移根拔树非邪作,翻有为无万事和。 楼阁忽然横碧汉,人人功德无空过。 香积味凭知道者,须教不少亦非多。 个里不消重委嘱,分明只是这弥陀。

译文:

仲元亨这位老者,十分殷勤且内心纯净圆满。在这修行之中的大事上,如同唱起高雅的曲子般,高唱着修行的感悟。 他骑着白牛,在空中自在地唱着不知名的曲调。这边有人在舂米,那边有人在忙着打禾。 且问这一切凭借谁的力量呢?是那天然本真的“大老婆”(这里可能隐喻着一种自然、本真的力量或境界)。 最近南方的各位道友,都能斩钉截铁地降伏自己内心的魔障。他们搬运水、柴这些日常琐事,没有一件不是修行,神通妙用尽显佛法的广大。 一个人努力修行能得到诸天的供养,一旦开始修行,又有什么能奈何他呢。 拔除树木并非邪恶的行为,把有转化为无,万事都能和谐。 突然之间,楼阁横现在碧空中,每个人的修行功德都不会白白浪费。 香积世界的美味,只有明白其中道理的人才能知晓,这其中的妙处不多也不少。 这里就不用再反复嘱托了,其实明白地说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啊。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带有一定的佛教禅理色彩,翻译中部分表述可能会因对禅意理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并且有些意象在诗中表意较为模糊,只能尽量结合语境去诠释。
关于作者
宋代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