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 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 三祇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 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 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 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 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 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大圆智镜
译文:
普庵祖师并非有着具体的形象和名字,他能通达根本、忘却情感,仿佛眼中不见他人。
就像那孤独高悬的明月,完全收敛了意识杂念,皎洁的月轮独自闪耀,没有一丝纤尘的沾染。
修行中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长过程,在一念之间就如同热汤消融白雪般迅速;万种修行功德,顷刻间就像烈火融化坚冰一样容易达成。
到了这样的境界,哪里还需要通过声音和色相去问询呢?我们每个人本来就如同那圆满明亮的镜子一般。
如果把外在的形式(就像铜器)当作真实的本性,就如同铜器背面乌黑、正面泛青,那可就误导了修行之人。
我们的本性如同虚空,能够包容万物,它精妙光明、寂静照彻,哪里容得下尘埃呢?
山河石壁就像阳春三月的雾气一样虚幻,虚空和色相如同六月的坚冰,其实本质都是完全彰显而又虚幻不实的。
智慧本就圆满明亮,并非某个人所独有,它不会被日月所局限,自有其光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