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 玄机 其一

迢迢空劫勿能收,非相非名触处周。 罔象无心珠自现,何劳汩没外驰求。

译文: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下面是它的现代汉语译文: 那悠远漫长到难以追溯的空劫啊,是无法将它收纳捕捉的。它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确切的名称,却无处不在,充盈于每一个角落。 就如同罔象那样,它没有世俗的机心,宝珠自然就会显现。又何必让自己在尘世中沉沦迷失,向外四处奔走苦苦寻求呢。 这里解释一下,“空劫”在佛教概念里指的是世界形成前的虚空状态;“罔象”出自《庄子》,是一个无思无虑的形象,据说黄帝曾派它去寻找遗失的宝珠。诗里主要传达了一种不执着于外在、回归内心去体悟真谛的禅学思想。
关于作者
宋代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