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歌 其六五

不因讪谤起冤亲,斩却猫儿不作声。 尤赖赵州收得橛,草鞋搭脑笑忻忻。

译文:

如果不是因为那些讥讽毁谤而引发冤家和亲人的分别之念,就像当年斩断猫却默默不声张一样(这里指赵州禅师所在寺院因争抢猫儿要斩猫一事)。 还得多亏了赵州禅师收回了那“桩橛”(这里“收得橛”是禅门机锋暗语,可理解为有了恰当的应对办法),此时就如同把草鞋搭在脑袋上一样自在,心中欢喜地笑着。 总体来说,这首诗借助禅门公案,表达一种超越世俗是非、以禅机应对世事从而获得自在欢喜心境的理念。不过由于这是禅诗,其含义本身具有很多模糊性和多义性,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理解。
关于作者
宋代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